厦门解放医疗资源助养老
2014年7月13日 来源:台海网
据厦门晚报报道,市卫生局副局长洪丰颖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市正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最大限度地解放医疗资源,将给予养老院、护理院、康复科、老年病科以及相关的中医保健、临终关怀等机构更多扶持。
医养融合
多种形式开设护理院 大型养老院设医疗服务站
将允许境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办、运营养老机构
洪丰颖说,市卫生局正积极推进多种形式护理院的审批、建设。今年,刚批准了长庚医院开办长庚护理院。
洪丰颖说,市卫生局正与民政部门联合,将在较大型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站,具体视服务人群数量、场所规模而定。其设置、执业登记由各区卫生局负责受理、审批,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尽量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比如,集美爱欣护理院将开设医疗服务站,目前已经审批,正在公示中。
洪丰颖说,养老机构还可与一级以上(含一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合作。我市还将允许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境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办、运营养老机构,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厦台养老护理转诊合作,推进两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互认。
老年病科
逐步向社会资本放开 推进二级综合医疗机构转型
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的防护
洪丰颖指出,目前,我市老年病科床位紧缺,比如中山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研究所,可谓“一床难求”,还面临专职医护人员不足的困难。此外,床位周转率低,很多老年病人“住进去出不来”,而其他有需要的病人却住不进去。
对此,洪丰颖表示,将来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将鼓励其设置护理院或康复、老年病医院,以缓解老年病科紧张的局面。
他说,我市还将逐步向社会资本放开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填补这一空当,合理利用闲置医疗资源,推进其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过渡、转型。对于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要求。
养老保健
结合15分钟健康服务网 打造“居家养老生活圈”
未来计划建设42个社区医疗布点项目,今年建设其中12个项目
洪丰颖介绍,为推进居家养老,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和综合效益。将与我市正推动的15分钟健康服务网结合,打造“居家养老生活圈”。
未来我市将完善布局,3年内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分钟服务圈”,让社区医院门诊量在总占比中再提高5个百分点。未来计划建设42个社区医疗布点项目,2014年建设其中12个项目,推进殿前、梧村、厦港、开元、中华、滨海、禾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新一轮提升改造。
另外,我市将继续深化慢病一体化管理,按照“医院确诊,社区签约,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基本思路,以构建“糖尿病友保健网”为基本模式,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格局。
声音
“以第一医院爱心护理院为例,它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依托第一医院的医疗资源,老人到护理院,医疗照护方面有了保障,也减轻了医院的压力;通过与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医疗机构的老年病人可以往护理院转移,同时护理院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保障,对目前医疗资源紧缺、‘一床难求’的现状也起到缓冲作用。”—洪丰颖
探索
可设专病干预热线
开展针对性的防治
洪丰颖说,调查显示,老年人对疾病治疗很重视,而对预防却较薄弱。对此,市民应改变观念,从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入手,争取少得病、不得病,减轻医疗和养老资源负担。对于一些具体疾病,我市可借鉴台湾经验。比如针对老年痴呆症,台湾设有专病干预热线。我市可探索专病干预的道路,在体检中发现一些疾病,利用专病干预热线,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目前也有所欠缺。洪丰颖说,目前,只有社区全科医生具备心理方面知识,社区老年心理干预尚未开展。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我市目前主要依托仙岳医院及其干预热线,以及一些社会志愿者队伍进行干预辅导。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北京将建老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居家养老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