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来源:上观新闻
由上海市卫健委指导,《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开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协办的第二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30条入围举措正式接受网络投票。
第二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推选活动自10月启动以来,社会反响热烈,共收到办医主体、医疗卫生机构和市级卫生计生相关学会(协会)等推荐申报的95条举措,较首届77条申请举措数量上有了进一步提升。经专家严格遴选产生30条入围举措,覆盖办医主体,有关大学,区卫生计生委,三、二、一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等,充分体现了上海医改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创新举措展示上海医改风采之时,更凝练了医改经验精华、实现引领示范功效,推进医改朝着更高、更远目标发展。
互联网为同质化诊疗“插上翅膀”
今年入围的30条医改创新举措中,不乏借助互联网手段为市民带来更便捷、高效同质化就医体验的项目。如普陀区卫生计生委推出“手机+医保卡”,于2017年7月启动“上海普陀健康”统一预约、统一支付信息平台建设,在推动和解决“看病难、早起排队、患者院内往返奔波”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实现“减少排队、精准导诊、快速支付”,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平均减少约40分钟;上海市儿童医院则基于儿童需求打造智慧医院,通过微信、家长学校、智能床旁、儿联体、互联网医院的实践,突破了信息交换壁垒和时间地域限制,为提升区域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徐汇区中心医院创新全专“云平台”医疗服务新模型,主要解决医联体内的分级诊疗问题,促进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等医疗工作。
“互联网+医疗”的概念也在进一步延伸,架起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桥梁,更将触角伸向全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历经10年建设胸痛远程心电大数据平台,网络延伸至本市近七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国内部分省市地区,远程心电诊断数量位居国内第一,超过100万例次/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则创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向全国30个省市地区的400余家医院推出远程会诊系统、人工辅助决策系统等多种代谢病及并发症诊断和管理创新产品,为中国医院慢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长三角医疗合作按下“快进键”
今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医疗领域,长三角区域内合作也按下“快进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偕同江苏、安徽、浙江四地省级医院于2016年10月率先共同牵头发起首个“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目前已覆盖26个城市的112家医院。联盟以区域内医疗现状为抓手,以科系合作为纽带共同成立20个“长三角专科联盟”,带动县级医院共同发展;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则切实推进医保异地联网结算的便民惠民措施,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于2017年10月正式开通上海—平湖社保跨省“点对点”医保联网结算,一年来,金山医院累计为33014人次的平湖门急诊患者和2182人次的平湖住院患者提供了即时医保结算,降低了患者往返备案、报销之苦。
打通康复“瓶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康复“最后一公里”成为医改一大难题。如何求解?入围新举措中体现良多。如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黄浦区东南医院推出“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整体入驻”,推进康复医院转型”举措,依托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及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稳步推进医院转型发展顺利去“筹”。目前,医院已形成脑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四个亚专科特色,创新设立“p.h.y”康复团队,以“医、护、治”协作模式,帮助患者减轻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达到回归社会的最终目标。
再如,静安区卫计委推出“发挥区域康复优势,全面落实康复分级诊疗”举措,建成“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疗联合体”。康复医联体以华东医院为龙头,康复专科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为平台,联合区域2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优质康复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康复专科医院承上启下的平台作用,在康复领域创出“三康、四康”的特色和品牌,有效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治疗-康复-社区和家庭”的医疗服务链初步形成。
“健康50条”尝试更多前沿探索
作为医改的“试验田”,上海始终以引领性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入围举措中一些项目颇为亮眼。例如,市卫健委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出台实施“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这一“重磅”政策,从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合理减轻机构和企业税费负担、加强建设用地保障、加大健康信息化支撑、厚植人才优势等方面,明确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上海保险交易所推出“全国首创上海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创新助推医改”举措。上海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定位为资源整合、社会服务、跨界创新的专业性平台,探索实现对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数据资源的依法合理利用,积极研发多层次健康保险产品,打造降低保险费用、提高保障力度、优化核保理赔环节的健康保险,促进保险业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包括嘉会医院等五家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医保,扩大国际前沿医疗资源可及性。作为首批高水平社会办国际医疗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将可大大缓解了患者支付压力,扩大国际前沿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社会办医再迎政策利好!国家发改委发文取消部分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