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企共建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长到2.21亿人。22年后,每3个四川人当中,就将有1个老人。
“近年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了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需求的急速攀升”,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成都医学院校长余小平分析说,“但经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发现,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较为滞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012年,成都医学院审时度势,以社会需求为牵引,果断战略决策:围绕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业,一方面构建从中专到研究生的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瞄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汇聚校内外优势资源,组建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提供智力支撑、技术产品和老年医疗等服务。
2013年,学校开始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治疗、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成绩:
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构建起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两个体系,老年医学、老年照护、老年事业管理3个专业及方向,研究生、本科、专科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了养老院管理人才和老年病医院护理人才的继续培训。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和优秀人才,组建了由国内著名专家领衔、两个协同攻关科研大团队;同时,老年心理干预、基于物联网的医养结合调度等多项课题也正在进行。在临床治疗方面,协同川大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的力量,实践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特色医疗护理服务,探索建立老年共病诊断治疗体系。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牵头创建省市级养老示范基地标准,探索打造5-8个医养结合新模式养老基地。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积极推进老年医学为核心的学科群建设,着力培养学科领军人才,推进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预防医学、老年护理学等学科发展,力争形成四川省老年医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校党委书记凌保东表示,未来5年,学校通过“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要打造出服务养老与老年健康事业的办学特色,为四川省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系统的人才培养 专科到研究生培养链条“一条龙”
根据调研结果,成医整合师资力量,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构建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2012年,学校在护理学专科中展开老年照护学生培养;2013年,学校在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本科专业中设置了老年医学、老年照护等方向,展开本科生教育,同时,积极申报老年照护、老年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点将招收老年医学方向的研究生。
经过两年发展,成医在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的“一条龙”链条。
广泛的合作基础 校企共建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必须面向行业和市场。近年来,成医与省内外众多企事业单位展开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建养老与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2014年,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相继在成都医学院挂牌成立了“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通过这些高层次平台,学校将着力开展养老院管理人才和老年医院护理人才的培训,并积极探索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建立。
2014年9月,成都佳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100万元,共同打造领先的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产品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并在成都市及四川省内二三线城市联合打造10—15个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老年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中心。
2014年5月,学校与成都市老年康疗院签订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集老年医疗、康复、照护、保健、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高起点创新平台 通过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
2013年9月,由成都医学院牵头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被相关单位认定为第一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意味着,学校搭建起了服务养老与老年健康事业的高起点创新平台。
2012年9月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合佳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汇聚了省内养老与老年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临床治疗的优良资源。
成医副校长唐平说: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两年来,突破单位内部体制机制障碍和外部体制壁垒,整合协同单位的资源,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管理运作体系,在校企合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老年医养等方面,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四川严控公立医院发展规模 为民营医院预留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