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者康复期被“轰”出院 康复治疗应纳入医保
2014年11月7日 来源:证券日报
据统计,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位脑卒中新发病人,如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90%的存活患者可重新步行和自立生活。因此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手术让其“活下来”,而后续的康复治疗才能让其“活得更好”。然而,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活得更好”却并不容易。
在3个月内的康复训练“黄金时段”,无法继续住院的患者,需要在家庭疗养、请专业看护和送专业的康复机构之间纠结。而近期记者走访某医院康复医院时发现,“双向转诊”制度,让中风患者康复训练既可以进行医保报销,又不用担心三甲医院排队过长,也不用再纠结于私立医院昂贵的治疗费。
康复期被“轰”出院
在北京的一家康复医院中,张姓老人正在一套类似双杠一样的康复器械上进行着步行训练。 一年前,张老突发脑溢血,经医生尽力抢救后,张老虽从死神手里“幸运逃生”,但他却再也无法同以前一样经常去爬山、摄影。中风后的偏瘫,让他连基本的站立、步行都无法完成,生活自理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
不过,如今看到张老,虽然动作缓慢、步伐沉重,但也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自己站立、步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老积极进行的术后康复训练。如果说在医院动手术是让病人“活下来”、那么后续的康复治疗就是让患者“活得更好”。然而,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活得更好”却并不容易。
根据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150万个,每年死亡人数近100万人,重度致残率40%,每12秒钟就有一位脑卒中新发病人,每21秒有一人死于脑卒中。
不过,多数的脑卒中类患者,在医院进行手术后,通常就会被“轰”出医院。
康复项目纳入医保
北医三院住院部的张大夫告诉记者,北医三院对于术后在医院停留的时间有严格规定,而基本上,除非术后患者身体状态不稳定,住院时间都控制在一周以内。然而,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手术的修养时间远比一周要长。
虽然早在2011年,卫生部、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共同下发通知,将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9种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但是三甲医院康复科的“人来人往”、“一号难求”,让需要定期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来说,苦不堪言。
三甲医院的资源毕竟有限,不能让患者长期占用床位,而医院的康复科却常年“一号难求”。此外,私立的康复医院,治疗费较为昂贵且无法在医保内报销,而让多数患者“避而远之”。因此,康复的黄金的时期,需要患者、患者家属,在家庭疗养、请专业看护,送专业的康复机构之间纠结。
不过,如今有更多的患者选择和大医院合作的“转诊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双向转诊可报销
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随后,国家卫计委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大力推进大型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分流了患者、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患者花费。
双向转诊,简而言之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上一级医院对诊断明确、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的病人,确认适宜者,将重新让患双向转诊者返回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
而最重要的就是,双向转诊让康复训练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报销。仅不用担心三甲医院排队过长、也不用因为私立医院价格昂贵而纠结。
其实,全国各地,已有多家医院开始探索“双向转诊”。如朝阳医院和英智康复医院合作,为脑梗塞、脑出血、脑外科术后、骨科术后、截瘫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而上述张老,就是在双向转诊的合作医院中,享受着1对1的康复训练。
其实,除了患者,有较长工作经验的护工,也在思索着“双向转”。在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内,一位护工告诉记者,在医院内,他的看护费用是一天160元,其中40元由医院收走,自己可以拿到120元,一个月如果30天都被安排到工作,工资也不过5000元。而如果转去康复机构,培训一两个月后,工资甚至可以拿到1万元。
其实,双向转诊在以“福利”著称的瑞典,并不是件新鲜事。在瑞典的一位华裔告诉记者,在瑞典看病,通常会先到镇里的小医院,如果是小医院看不了的疾病,医院会通知医疗保险部门,并派直升机或专车,将患者送往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综合医院。当患者在首都的治疗完成后,可以再回到镇里的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而这中间的所有支出都是联网的。
而在比利时,当地政府建立了广泛的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系统,覆盖了93%的民众,其中还包括欧盟成员国侨居比利时的常住人口。
而在我国,双向转诊还处于“点对点”阶段,未来还需要更多支持。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将获2亿中央财政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