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北京深化医改着眼“调结构”

北京深化医改着眼“调结构” -九游会国际

发布时间:2014-10-19   点击率:662

北京深化医改着眼“调结构”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健康报

 

10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北京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金字塔型的纵向医疗服务体系,调整大型医院诊疗结构,大幅压缩普通门诊,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清单制。


建立分类补偿制度

  财政投入转向“补需方”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虽然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增长很快,但是仍以“养机构、养人”等直接投入为主,尚未形成购买服务的长效机制,资金投入效率有待提高。有些政府办医疗机构快速扩张,导致财政投入责任边界不清晰,“保不住、保不好”现象并存。医疗服务价格多年未作调整,使补偿机制更为扭曲。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都有待提升。


《意见》提出,要改革财政补偿方式,对政府办医疗机构建立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补偿机制,建立分类补偿制度,完善对传染病、精神病、儿科、中医等医疗机构的保障、支持政策。将财政投入重点从“保供方”转向“补需方”,逐步加大医保投入,合理调整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清单制度。


《意见》提出,逐步推进医疗机构去行政化,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大幅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

  社区将建立康复病房


韩晓芳说,北京分级诊疗体系仍不健全,大医院大病小病都看,导致供不应求,而公立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意见》提出,构建金字塔型的分级医疗体系,顶层是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学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中层是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急难重症治疗任务;基层是网络化、广泛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私人诊所等),主要承担常见病、慢性病、重症康复和疾病防控、健康促进功能。


韩晓芳称,财政、医保、价格、人才、药物等各项政策措施,要围绕这项改革目标联合发力,争取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意见》提出,要调整大型医院诊疗结构,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提高急难重症诊疗水平。适当加强大型医院临床急性期康复能力建设,加快专业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康复病房,尽快形成住院康复、日间门诊康复、居家康复紧密结合的基层康复体系。


韩晓芳特别提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承担康复和护理工作,这意味着社区将恢复一部分病床。


让医务人员转向“职业人”

  全职兼职多种用工形式将并存


韩晓芳介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已经影响了基层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社会办医等重大改革进程。


《意见》提出,要建立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职业人”。要创新编制管理制度,实行岗位管理,推行同岗同酬同待遇,将医务人员基本社会保障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制度,推行医疗责任强制险,逐步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医疗机构可采用全职、兼职等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用人制度,与医务人员签订部分时间聘用合同,约定服务时间及相应的薪酬、待遇和责任,推进多点执业。同时,建立适应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不同岗位特点的职称评审体系,评聘分开;探索建立护士社会化培养和执业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建立体现医疗卫生人才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与公益性绩效考核挂钩的院长年薪制,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分享到:


  本文链接:北京深化医改着眼“调结构”
  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北京深化医改着眼“调结构”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上一主题:八成养老机构老无所“医” “医养结合”渐行渐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