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吹响养老服务人才集结号
2016年5月2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由全国民政行指委、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决赛日前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65所职业院校的15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今年的职教活动周期间,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产教对接会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召开。会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用“夕阳专业,朝阳产业”这8个字形容当下的养老产业。说它“夕阳”,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夕阳红”人群,而说它“朝阳”,则是因为养老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就业前景无限 人才缺口巨大
“我们预见,这个产业会有无限的就业前景及机会,未来需要大量的专业受训人才。”有着30年全球养老社区运营管理经验,并在中国从事了3年养老项目运营的天津乐尔之家总监吉姆·比格斯作出这样的判断。他所在的乐尔之家既是一个养老机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老年病及护理研究,希望能够在中国建立起国际标准的养老社区样板。
中国养老产业与教育联盟顾问、湖南电大督学罗志列举了一组统计和预测数据:2010年,我国处于老龄化增长阶段,共有老年人1.67亿人,其中高龄老人2000万人;到2030年,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快速增长阶段,高龄老人将达到4093万人;等到2050年,我国将处于高度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3亿人,高龄老人超过1亿人,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老年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对我国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罗志表示。
“一方面是机构、社区养老需求旺盛,一方面却又有大量养老床位空置。大型养老住区成了‘造城运动’,难以成为‘养老伊甸园’。”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指出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重概念,轻服务,硬件高大上,队伍跟不上。”
据介绍,目前我国近2亿老年人中,有卧床失能老人3300人,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养老护理人员照护失能老人1∶3的标准,仅养老护理员就需要1100万人。而目前全国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有60余所,每年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不足3000人,能到养老机构的毕业生更少。由于职业稳定差、认同感差、环境差、回报率差,而工作强度大、职业地位低、缺乏职业晋升通道,造成养老专业毕业生流失率高,学生不愿报考养老专业,养老专业招生难成为普遍现象,养老机构后继乏人。
养老市场细分 院校面对挑战
提到养老专业,不少人脑海中首先反应的还是护理。“虽然医疗护理仍是老年人最基本的刚性需求,但如今养老市场正在趋于细分化,包括老年护理服务、老年用品、老年旅游度假和文化娱乐、养老地产、金融等。这些方面的人才都很缺乏。”罗志说。
谈到理想中的人才,吉姆·比格斯最希望学校加强的是服务理念的培训,“养老机构不同于医院,需要比医院更周到的服务;也不同于酒店,需要用到更多的沟通技巧。”吉姆·比格斯认为,无论是社区总监还是护理员,一致的要求是对老人“关怀为本”,在这一点之外,社区总监要掌握系统管理、市场营销、统计模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护理员则负责提供老年人医疗服务及社交服务,能更好地密切老人及其家人与养老社区间的交流,掌握护理监管及管理技巧。因此他希望学生在校接受的课程能够包括:服务理念培训、养老机构管理与经营、老年心理学、老年生理学、老年家庭咨询服务、文娱、餐饮、老年中医、宜老家居和仪器设计等方面内容。
吉姆·比格斯分享了创立最早、规模最大、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戴维斯学院的课程设置,包括围绕生命老化过程开展的心理学、行为学、行政管理、跌倒预防、老年家装设计、营养学、家庭咨询、市场营销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或许会给国内开设养老专业的学校带来启迪。
全国民政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邹文开说,对于养老市场的这种需求细分,全国民政行指委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组织院校和行业专家制订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并修订了民政相关专业的高职专业目录。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下,新增了养老护理与管理、养老产业经营管理和老年辅具应用等专业方向,推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京津冀携起手 引领产业发展
张恺悌认为,机构养老家庭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养老方式个性化将是今后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而京津冀将成为最朝气蓬勃的产业引领者。作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表示,京津冀的协同合作,将会被纳入民政事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引导养老服务向京外转移,打造京津冀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
“京津冀三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630万人,其中,北京达到300万人,天津达到215万人,养老服务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京津冀三地必须协同发展养老产业。”罗志认为,养老服务在北京、天津等地发展程度较高,市场已初具规模,而津冀地区养老成本低于北京。随着三地交通的融合,三地养老政策的融合,三地老年人群的融合,社区、居家、机构养老的融合,医养、游养、学养、居养的融合,国内分时、国内国外度假的融合,三地养老服务集群的形成已经成为必然。据他介绍,目前三地已签订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京冀异地就医报销也正在完善中。
罗志提出,京津冀要明确各自在养老产业中的角色,三地的高校也要精准定位各自的人才培养方向。他建议,北京市重点培养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中医药学、老年社会工作、康复治疗技术与服务、老年建筑工程与标准等方面的人才;天津市有着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可以重点发展老年用品辅具开发,以及老年服务管理中高端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专业;河北省则重点开展老年机构、老年居家、老年社区一线服务人员的中高职学历教育与培训。
产教对接会上,全国民政行指委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正式成立。邹文开表示,全国民政行指委成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指委,组建了中国养老产教联盟(中国养老职教集团),参加联盟的职业院校、养老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多达340个,为推动中国养老事业科学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也发挥了在京津冀养老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此次成立京津冀产教协作会,将对京津冀各职业院校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通过“政、行、企、校、研”将京津冀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全国养老产业优秀企业进行对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京津冀职业院校、养老企业在养老人才、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养老行业标准下逐步构建京津冀多个院校同一个专业群对多个企业多个职业岗位的产教融合模式,实现京津冀三地人才培养、产教结合、协同发展创新,为创新养老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老龄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今年是养老事业和养老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国民政行指委将依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指委、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等,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在老年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推动养老事业再上新台阶。”邹文开说。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医疗投融资:前景丰满现实骨感 |